禁忌书屋 - 经典小说 - 丧夫后,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在线阅读 - 丧夫后,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105节

丧夫后,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105节

    “好,若是可以,您给我回信,我去跟我大嫂说。”唐书仪笑得一脸喜气,这算是她差不多说成了一个媒吧?

    回到家,刚进门赵管家就迎了上来,行了礼后道:“嘉舒太妃派她身边的嬷嬷过来,说请您明日去王府一趟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想到昨日看到的七皇子的书信,或许太妃要跟她说过继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宫里送来了信。”赵管家又把一封信递了过来,唐书仪接过来往世安苑走。进了书房,她把信打开,七皇子在里面讲,他答应了过继给逍遥王。

    唐书仪舒了一口气,这样的选择对他是最好的。但是,有些事情不是说他们想就可以的。宗室的人不少,想过继给逍遥王的人估计也不少,那可是一个亲王爵位。

    得提前做好准备。最关键的一点是,得让皇上想起这么一个儿子,得找个契机能让太妃开口,且皇上还能答应。

    毕竟那是他的亲儿子,即使厌恶,那也是亲生的。皇帝的儿子过继给别人,虽然历史上有先例,但那对皇帝来说,并不是多光彩的事情。

    所以这件事得好好筹谋。帮七皇子办成这件事,也算是彻底还了救命之恩了。

    第212章 未来说不定就真的从龙了呢

    第二日,唐书仪带着萧玉珠去了逍遥王府,太妃见到萧玉珠又是一阵亲香,然后就要让身边的丫鬟,带着萧玉珠出去玩儿,她有事情要与唐书仪讲。

    但唐书仪笑着道:“让她留在这里吧。”

    太妃瞬间明白了,这是在潜移默化地教萧玉珠如何处理事情。她拉着萧玉珠的手,很是赞同得跟唐书仪说:“你做得对,女孩子不能被养的太天真,得经历事情。”

    特别是权贵人家的女孩儿,更是不能不通世故,那样即使不被外人欺负,就是在宅院里,或许就能被逼死。

    “我也是这样想的。”唐书仪道。

    太妃点头,拉着萧玉珠坐在自己身边,道:“前段时间,皇上想让我过继个孩子给承允,但是我说想一想。现在觉得,给他过继个孩子也挺好,算是留个后吧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点头,心里却再次疑惑,逍遥王到底有没有死。

    “上次你提到宫里的小七,我让人留意了下那孩子,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她身子前倾看着唐书仪说:“你跟我说实话,玉珠上次在宫里遇险,是不是小七救的?”

    唐书仪神色微顿,然后点头道:“是,这事我不好说出去,宫里的情况您也清楚,我就怕七皇子因为这事儿受牵连。”

    太妃点头,“你考虑的对,那孩子吃了不少苦,以后到了我这里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听了她的话笑,“能给您当孙子,是七皇子的福气。”

    太妃长长舒了一口气,“这也是我们的缘分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,”太妃又道:“这事儿不太好办。小七毕竟是皇上的亲儿子,要皇上同意把他过继出去,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这个得需要你帮忙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了然地点头,“我知道,一会儿我就去找我父亲,他应该有办法。”

    太妃点头,“有唐国公出手我就放心了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还要去国公府,就没有多待,又跟太妃聊了几句,就带着萧玉珠去唐国公府。

    路上,萧玉珠问:“怎么让皇上答应呢?”

    唐书仪看着她说:“你想想?”

    萧玉珠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:“得让皇上继续讨厌七皇子,不想要他了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点头,“还有吗?”

    萧玉珠又想了一会儿,摇头说:“想不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摸了摸她的头,跟她分析,“七皇子是皇上的亲儿子,皇上就是再讨厌他,也未必想把它给过继出去,毕竟传出去不好听。咱们这个皇上啊,可是个很要面子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那怎么办?”萧玉珠问。

    唐书仪笑,“不是说了吗,皇上是个很要面子的人,抓住这一点或许事情就能办成。”

    萧玉珠摇头,表示不懂,唐书仪又笑:“这事儿交给你外公和舅舅就可以了。”

    说话间,到了唐国公府。唐书仪直接去了唐国公的书房,坐下后直接把太妃要过继七皇子,给逍遥王的事情说了。

    唐国公听后想了想道:“逍遥王府是个不错的去处,且…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。”

    别说皇帝嫌弃他的那几个儿子平庸,朝臣也是一样。这也是为什么皇帝迟迟不立太子,许多朝臣都不催的原因。

    催皇帝立太子的那些朝臣,都是那几个皇子的人。特别是太傅,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上折子,请求皇上赶快立太子。

    而且,现在看来这个七皇子,比皇帝那几个儿子好多了。

    “这事我知道了,我来办。”唐国公道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父女俩又聊了一会儿,唐书仪就起身离开。唐国公让人把唐书白叫到了书房,跟他讲了七皇子过继的事情,然后道:“你去齐府一趟,近日皇上若是招齐良生谈话,让他提一提逍遥王。”

    唐书白应了一声就出去了,唐国公靠在椅背上想接下来怎么办。

    这边,唐书白到了齐府,齐良生正在问话齐二。齐二这段时间在会馆忙活,明显的比之前进步了很多。齐良生从唐书仪对齐二的教导中,也摸出了一些教育孩子的门道。

    所以近些日子,每隔几天,他都会把齐二叫到书房,问他这些天都做了什么,然后给他分析哪些事情做得好,哪些事情做得不好,该怎么做。

    别说,这样一来,父子俩都没有像以前那样剑拔弩张了。

    见唐书白来了,齐良生让齐二出去,然后问唐书白,“有事?”

    唐书白嗯了一声,道:“七皇子还记得吧?”

    齐良生神色一顿,“记得。”

    唐书白身子前倾凑近他一些,低声道:“上次玉珠在宫里遇险,是七皇子救的她。”

    齐良生了然地点头,唐书白又道:“这么大的恩情我们肯定是要还的,但是当时七皇子就提了一个要求,你猜他要求什么?”

    齐良生看了他一眼:“你说。”

    唐舒白也不卖关子了,他道:“七皇子说他要读书。”

    齐良生坐直了身体,一副感兴趣的样子,“然后呢?”

    唐书白:“书仪给他找了些书,并把上面一些难懂的地方,给他注解了。后来七皇子学问上不懂的地方,就写信给书仪,书仪给他解释。”

    齐良生听后沉默了一会儿道:“她是在提前放线啊!”

    唐书白笑了下,“毕竟是个皇子,谁又知道以后会什么样呢?顺手做个人情而已。”

    齐良生心说这可不是顺手人情,若是有一天这七皇子真的成事儿了,唐书仪就是帝师一般的存在。

    他不由得叹息出声,“她的目光长远。”

    唐书白能理解他的这种失落的心情,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,道:“皇上想让嘉舒太妃过继个孩子给逍遥王,太妃看上了七皇子。但这事儿要皇上答应,还要cao作一番。”

    “逍遥王府倒是个不错的去处,”齐良生若有所思地说:“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?”

    唐书白哈哈笑,他们都想到了一块儿。顺手帮一下忙,未来说不定就真的从龙了呢。

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第213章 兄弟情深

    唐书仪再次给七皇子写信的时候,着重告诉他,若是碰到皇上,要表现得胆小怕事,难成大器的样子。

    皇帝的几个儿子都不行,若是发现李景熠的潜力,即使再讨厌他,皇帝也有可能留下他。但若是那样的话,到时候李景熠就是个靶子,其他几位皇子都会针对他,直到他死或者残的没办法争皇位。

    而李景熠孤山一人,没有任何势力,根本就不是那些皇子的对手。你说永宁侯府和唐国公府,甚至齐良生会帮他,那就是多想了。他们顺手帮一把可以,但让他们真正地卷进皇子之间的争斗,他们是绝对不愿意的。

    现在他们要地位有地位,要权利有权利,干嘛去趟那蹚浑水?

    皇宫中的李景熠,看完信后,一个人坐在烛光下沉默。房间很空旷,外边的院子也很空旷,甚至院子外边也是如此。他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四岁待到了十二岁,没人问没人管。

    他不知道当初害他母妃的人,如此做意欲何为,若真的狠绝的话,不是应该斩草除根吗?而他的父皇真的把他忘得干干净净吗?毕竟是个活生生的人,曾经他还那么高兴地抱着他喊皇儿,怎么就说忘就忘了呢?

    这样的问题,他问过永宁侯夫人。永宁侯夫人跟他说,别人怎么说怎么做,那是别人的事情,你没办法改变,也改变不了,倒不如不去想。若是真的想知道答案,就让自己强大,强大到你问他们,他们就必须说实话的时候,问一问他们就是。

    永宁侯夫人还说,通向成功的路不只有一条,这条路不通换一条就是。他现在就是要换一条路了,只是要抛却生身父亲,成为别人的儿子。但那个人,早就把他忘了,他也没有好留恋的。

    至于隐忍,装胆小懦弱,他会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日,皇上闲暇,叫几位阁臣去聊天,齐良生就在其中。皇帝这人,好面子,也好附庸风雅。即使是阁臣,也要投其所好。

    既然不是谈政事,就有人开头谈起了诗文,皇帝果然很高兴。能进内阁的人,都是在科举中杀出重围的,舞文弄墨绝对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聊了一会儿,齐良生说:“说起梅花,臣想起逍遥王爷曾吟过一首梅花诗。”

    然后齐良生把那首诗吟诵了出来,皇帝听后一脸怀念,还叹口气道:“承允自小聪慧,七八岁就能赋诗了。先皇甚是喜爱,见他如此聪慧,就想着重培养。谁知,他只喜爱诗文作画和享乐。先皇去的时候,亲口跟朕说,要照顾好承允,谁知却…”

    皇帝重重地叹息一声。

    几位大臣脸上也都带了沉痛,齐良生说:“可惜王爷也没有留个后。”

    皇上又叹口气,“前些日子,朕说从宗室选个孩子过继给承允,也算是有个后。太妃说想一想。”

    “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。”一位阁臣说,另外两个也跟着附和。

    “回头朕再问问太妃。”皇帝道。

    “皇上和王爷兄弟情深啊!”一位阁臣道。

    皇帝摆手,“承允比朕年岁上小上许多,他也是朕看着长大的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心慈啊!”

    “皇上与王爷兄弟情深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几位阁臣你一句我一句的马屁,皇帝心里很舒服,同时想着,一定挑个好的过继给逍遥王。

    等几位阁臣离开后,他就让蕉康盛去逍遥王府请太妃进宫。

    太妃明白,是唐书仪他们已经开始运作了,就随着蕉康盛一起进宫。但到了御书房门口,小太监道:“端亲王和端亲王妃在里面。”

    蕉康盛脸上带了了然,然后叹口气道:“佳宁郡主姐弟不容易啊!”

    太妃一听,就知道里面有故事,问:“怎么如此说?”

    蕉康盛走进太妃一些,弯着腰低声讲了,佳宁郡主姐弟进宫告状的事情。先端亲王妃与他有恩,他自然不会帮着现在的端亲王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