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忌书屋 - 经典小说 - 丧夫后,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在线阅读 - 丧夫后,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202节

丧夫后,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202节

    陈泰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,正想说训斥的话,这时传来了敲门声,然后就是管家有些慌乱的声音,“老爷,圣旨,宫里来圣旨了。”

    也不怪管家慌乱,陈泰然被定国公在宫门口打了,这个时候来圣旨,想想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屋里的陈泰然和陈大夫人也是一阵慌乱,两人连忙起身往外走,他们也有预感,这圣旨肯定不是好事。

    一家人慌里慌张的走到厅堂,一位公公正坐在那里喝茶呢。见到陈家人都到了,就起身说:“陈大人接旨吧。”

    陈泰然连忙跪下,陈家其他人也都跪在他的身后。太监打开圣旨开始念,圣旨的大致意思,就是陈泰然尊卑不分,罚俸一年。

    “谢主隆恩。”

    陈泰然听到只是罚俸一年,松了一口气,然后擦着汗送太监到府门口,当然给了不少银子。那太监拿着装着银票的荷包回了宫,然后到御书房回话。

    李景熠听圣旨已经传下去了,摆手让他出去。然后跟大太监叶德本说:“查陈泰然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叶德本应了一声后连忙出去安排,同时给陈泰然点根蜡。只要在朝为官的,查了必然能查出些事情,更何况陈泰然并不是刚正不阿又清廉的官员。

    罚他一年俸禄,不过是皇上暂时没有他的把柄,但又咽不下那口气,找借口惩罚而已,大头在后面呢。而且他相信,定国公夫妻也绝对不会放过他。

    有些人就是安安稳稳地日子不过,非要自己找死。

    叶德本猜得不错,唐书仪和萧淮正在说陈家的事情。听说萧淮甩了陈泰然一鞭子,唐书仪心里一阵畅快。

    今日陈大夫人找她,说那些乱七八糟的话,她也是生气的。但是陈大夫人没有明说,她也要顾及玉珠的名声,就没有当场骂她。

    对于选秀的事情,其实她和萧淮都不打算管的,一切交给李景熠去处理。但没有想到的是,竟然有傻子跑到他们跟前说那些有的没的。这他们就不能不管了,不然就真的有人觉得,他们定国公府谁都可以来踩一脚了。

    第399章 探个话

    “我这就让人查陈家。”萧淮跟唐书仪说。

    整治陈家也得有理有据,当然,这是在知道陈家必然会被查出问题的情况下,若是查不出什么问题,那就要用别的办法惩治他们了。萧淮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。

    唐书仪点头,“好。”

    二人正在商议,赵管家过来说,宫里有公公过来传话。唐书仪和萧淮去前院厅堂,就见叶德本在呢。

    见到他们,叶德本连忙起身行礼,然后笑着说:“皇上让奴才给国公爷和国公夫人传话,说他已经开始查陈家了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和萧淮对视了一眼,知道李景熠这是告诉他们,陈家他来处置,不用他们管了。既然如此,他们也就不cao这个心了。所以萧淮道:“告诉皇上,臣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叶德本应了一声,萧淮让赵管家把他送走,然后跟唐书仪说:“孩子长大了就是好,能让我们省不少心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认同地点头,目前看来,李景熠确实很好。从性子来说,他沉稳内敛,有野心但不好胜,适合做太平时期的君主。从品性上来说,他心地善良,知道感恩,这样的人做不出天怒人怨的事。

    作为长辈,晚辈既然想做事情,就得放开手让他们去做。所以,既然李景熠开始查陈家,唐书仪和萧淮就真的不管了。过了几日,两人一起去了谢家,商议萧玉铭和谢熙华的婚期。

    之前,唐书仪已经让人看好了几个日子,跟谢家商量的时候,也是让他们在这几个日子里挑。后来,两家商定明年的二月初八两人大婚.

    商议好婚期,唐书仪和谢二夫人坐在一起聊天。唐书仪笑着道:“我家国公爷的意思是,过些日子就让玉铭去西北。”

    “男孩子自然应该以前程为重。”谢二夫人道,萧玉铭和谢熙华成亲后,常年住在西北这件事,她是有心理准备的。

    “回去我就让人收拾西北那边的宅子,熙华喜欢什么就跟我说,我让人准备。”唐书仪又道。都是当娘的,她很能理解女儿常年不在身边的心情。

    谢二夫人确实想起以后女儿会常年待在西北,就心里难受。但是这种心情她不能在唐书仪跟前表现出来,毕竟这门亲事可以说是他们求来的,而且除了这一点,这门亲事真是没有一点不好。

    “她啊,这些年虽然被我娇养着,但是个随遇而安的,在哪里都能适应。”谢二夫人笑着道。

    两人又聊了一会儿,谢二夫人身子微倾,凑近唐书仪一些道:“玉珠十一了吧?”

    唐书仪点头,谢二夫人又道:“咱们是自己人,我就不跟你拐弯抹角了。前些日子安锦范家的大夫人回来省亲,带了她家大公子来,那孩子是范家现任家主的长子嫡孙,无论样貌学识都是一顶一的好。范大夫人让我探探你的话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听了她的话一愣,安锦范家她是知道的,也是几百年的世家大族,手中的资源并不比谢家少,只不过他们的根基不在上京罢了。

    想了想她道:“玉珠还小,我想着等她再大一些再说她的亲事。”

    谢二夫人想到新皇一直不肯选秀,有些事情她也拿不准,便道:“也是,玉珠年龄还小。”

    这个话题两人不再谈,说起了别的事情。午饭是在谢府用的,午膳后又聊了一会儿,唐书仪和萧淮告辞。

    回到家,唐书仪跟萧淮说了谢二夫人探话的事情,萧淮听后道:“即使不是皇上,也不能是范家,安锦太远了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也是这样想的,古代可跟现代不一样,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,打个飞机几个小时就能到了,在古代远嫁的女儿走一次娘家,远的要在路上一两个月。最重要的是,女儿万一受了什么委屈,父母兄弟不能马上知道,为其撑腰。

    谢家这边,谢二夫人也在跟谢二爷说这件事,“定国公夫人没有犹豫就拒绝了,说是玉珠还小。皇上又一直不肯选秀,难道真的萧玉珠要进宫。”

    本来她觉得,以定国公夫妻对女儿的宠溺,应该不会让她进宫,毕竟皇宫的女子鲜有幸福的。但是唐书仪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,她就开始拿不准了。

    谢二爷靠在椅背上慢慢地饮茶,听了她的话后道:“说不准,定国公夫妻考虑事情与旁人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谢二夫人想了想又道:“难道是嫌安锦远,不想女儿远嫁?我当时没有跟定国公夫人说,范家打算让范黎入朝为官的事儿。”

    谢二爷把茶杯放到桌子上,“这事儿你别多管,明日回了范家就是。”

    谢二夫人点头,但还是说:“若皇上对萧玉珠有情,范家的打算估计要落空。”

    但是谢二爷听了她的话却说:“只要定国公夫妻同意,范家还是不惧的。”

    谢二夫人一愣,然后一脸恍然。当今皇上年幼,他能坐稳江山,靠的是定国公和他皇家子孙的身份,而范家的底气是几百年的大族底蕴。皇上若是没有定国公的支持,暂时没办法跟范家抗衡。

    第二日,谢二夫人见了范大夫人,跟她讲了唐书仪的态度,范大夫人听了后脸上带了失落,不过她还是笑着说:“也是,孩子还小,亲事晚几年再说也好。”

    谢二夫人不知道她有没有放弃,反正她就是探个话,别的不再管。两人聊了一会儿,谢二夫人就告辞。

    范大夫人把儿子叫到身边说:“定国公夫人说,她家女儿年纪小,晚几年再考虑亲事。人家这是委婉拒绝,你别想了。”

    范大公子十五六岁年纪,身材颀长五官精致,此刻一身紫色锦袍坐在那里,说不出的贵气。听了范大夫人的话,他垂了下眼眸道:“这是定国公夫人的意思,我再托人问一问定国公。”

    范大夫人一脸无奈,“你难道没有听说,定国公惧内吗?”

    范大公子握着拳头不说话,范大夫人见状轻声劝,“我听说,当今皇上继位之前,就一直是定国公夫人教导,你说皇上与萧玉珠之间有没有情意?”

    “只要他们没有成亲,一切都不好说。”范大公子道。

    范大夫人见他如此坚持,皱起了眉头,“你是范家的长孙,肩上有什么责任不用我跟你说。什么事情该做,什么事情不该做,哪些事情该执着,哪些事情要放下,你应该清楚。”

    范大公子坐在那里沉默了好久,然后道:“儿子明白。”

    第400章 闺中密友

    唐书仪和萧淮,都没有把范家放在心上。只要李景熠和萧玉珠的感情不变,只要李景熠能够把后宫事情处理好,他们都不会考虑别人。

    只是范大公子范黎却是很主动,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无论是萧淮还是萧玉宸,都能经常碰到他。不过,他们只当不知道他的心思,跟他正常交往便是。

    萧玉铭要去西北了,唐书仪开始给他准备出发用的东西。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,关键的是安排好跟随萧玉铭的人。

    萧淮让他的两个亲随,以后都跟着萧玉铭。这两人别的不说,身手是一等一地好,可以随身保护他。

    “除了亲随,再安排一队亲兵吧。”唐书仪收拾着东西,跟萧淮说。

    萧淮点头,“之前就安排了一队士兵供他差遣,现在他们也磨合得差不多了,到时候他直接把人带走就是。"

    即使如此,唐书仪还是有些担心,她又道:“再安排两个谋士吧,有什么事情他也有人商量。”

    萧淮无奈地揽上她的肩膀,“他这次西去西北,一是剿匪攒军功,二是融入西北军。他若是做不到,那就回来当他的二世祖。”

    “当什么二世祖,”唐书仪不满意了,他儿子虽然不是顶顶的优秀,但也算是青年俊才。

    萧淮笑,“你放心吧,现在西北安定,就是有些流匪,没有太大危险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知道她是过于担忧了,但为人母的,儿子要去打仗,怎么可能不担忧。但她也知道,即使再担忧,孩子大了就得放出去,不然怎么成才。

    临出发前,谢二夫人带着谢熙华到了国公府,唐书仪安排未婚夫妻见面。此刻两人坐在花园的亭子里说话。定亲后,两人见过不少次面,也就没有了刚开始的羞涩。

    萧玉铭拿了块点心递给谢熙华,“从上京到西北,路上会经过不少地方,见到好玩的玩意儿,我让人给你送过来。”

    谢熙华吃着点心点头,然后把一个包袱放到他面前,“给你做了几件衣服。”

    萧玉铭嘿嘿笑着打开包袱。见是两套,一套墨绿一套黑色。他拿起来往自己身上比,然后说:“这颜色好,耐脏。”

    他以后待在军营,那些干净的颜色根本穿不了。

    谢熙华扑哧笑,萧玉铭也没有不好意思,他走到谢熙华旁边坐下,“我到了西北,就让人收拾那边的宅子,你若是什么有要求,到时候就写信告诉我。”

    谢熙华知道他这是让自己给他写信呢,但她装作没有听懂,道:“我怎么样都可以。”

    萧玉铭:“………”

    他挠了挠头,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了。谢熙华见他这傻样,又扑哧一声笑了。这次萧玉铭知道她又在逗自己,但也没有生气,而是又凑近了谢熙华一些,“到了后我给你写信。”

    谢熙华此刻的心又暖又涨, 她笑着说:“好。”

    萧玉铭要去西北,她担忧的同时也有些不舍,但这是他的前程她必须支持。

    萧玉铭听到她说好,又嘿嘿笑,谢熙华也拿了一块糕点递给他,“收拾宅子之类的你不用太放在心上,刀剑无眼,注意安全。”

    萧玉铭吃着点心点头,“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做事情不能鲁莽。”谢熙华又道。

    萧玉铭:“冲动的时候先在心里念三遍冷静。”

    谢熙华见他这样又忍不住笑,不得不说跟萧玉铭在一起,总是忍不住想笑。

    年轻未婚夫妻在这边说话,世安苑里,唐书仪带着佳宁陪着谢二夫人聊天。谢二夫人不动声色地观察唐书仪和佳宁。

    就见两人言语动作之间带着亲昵,但这种亲昵不像母女,也不像婆婆和儿媳妇,倒是像关系很好的闺中密友。

    “家里人少,之前玉宸他们成亲的时候,我就两个院子打通合在了一起,玉铭他们也是一样。”唐书仪笑着跟谢二夫人说:“回头你也去看看那院子。”

    再有一年左右萧玉铭和谢熙华就要大婚,谢家肯定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嫁妆。量一量房子,能让家具之类的更合适。

    谢二夫人一脸得笑,“好。”

    “上京离西北远,那边的家具就直接在那边打吧。”唐书仪又道:“有什么不可心的,到时候让熙华再改。”

    谢二夫人又点头说好,这时佳宁说:“过几日我弟弟和父王就要回阳平,需要什么木料可以让我弟弟帮着去寻。”

    “那感情好。”唐书仪说:“阳平的好木料多。”

    佳宁:“我在阳平的一座山上就有不少好木料,到时候让人直接砍就是。”

    唐书仪点头,“值多少银两,到时候我给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