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忌书屋 - 经典小说 - 八零后重生日常在线阅读 - 八零后重生日常 第7节

八零后重生日常 第7节

    徐宁玉白他一眼:“都开了,赶紧喝吧,还得退瓶子。”饮料也可以带回家,喝完再来把玻璃瓶退给店家。不过他们来一次太麻烦,万一碰碎了瓶子,五毛钱就打水漂了,还是当场喝掉吧。

    李磊瞧见盖子已经打开了,确实不能退,只好停了车进来了。

    他把柜台上铁皮的瓶盖捡了放口袋里,这东西攒多了能卖废品,还能砸扁了玩,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个宝贝。然后他拿着果子露,递到徐宁玉嘴边:“你先喝。”

    徐宁玉没拒绝,尝了一口。酸酸甜甜的,跟那种廉价酸梅汁很像,感觉满嘴添加剂的味道,喝不出什么果汁味。他摇摇头:“我不喜欢这个味,剩的你喝完吧。”

    这小家伙不爱喝,原来就是给他买的。李磊心里暖烘烘的,拿过来仰头“咕咚咕咚”喝掉一半,又要喂给徐宁玉喝。

    徐宁玉使劲摆手:“我真不想喝。”别人喝过的东西,他更不会动了。

    李磊这才一气把果子露喝完。半大的男孩,能吃能喝,肚子就跟无底洞似的,多少东西都能装下。

    “果子露真好喝。”李磊用手背擦了擦嘴,脸上满是少年人阳光的笑。

    徐宁玉点点头,没说什么。

    虽然李磊在他面前从来没抱怨过,他也能看出来,李磊在家里很不受宠。身上总是两套旧衣服来回换着穿,一套还是校服,里面的衬衣更是旧得都烂了。

    煤矿工人工资高,徐宁玉在学校里还真没见过哪个学生穿打补丁的衣服。

    李磊喝完把玻璃瓶子还回去,催着老板退五毛钱。结果徐宁玉又对老板说:“叔叔,先别找钱,麻烦再拿个歪歪油。”

    歪歪油就是蛤蜊油,一个小孩巴掌大小的蛤蜊壳里装着白色的膏状物,简陋点的就直接用白纸卷一管,是这时候非常常见润肤品。

    本地土话里,把带壳的河蚌类软体动物统称为歪歪。要是跟这边的人说蛤蜊,估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是什么。就是这小卖部的老板,天天看着外面印的“蛤蜊油”几个字,还一直念成“哈利油”呢。

    李磊不止嘴巴干,天天骑车,手也冻得通红。徐宁玉拿了蛤蜊油,直接递给他:“等下涂在嘴上和手上。天冷了,以后骑车要戴手套。”

    李磊握在手心里,摩挲了一下那滑溜溜的贝壳,低头一言难尽地看着徐宁玉:这个小人精。怎么感觉小玉更像当哥的啊?

    等老板找了四毛钱,自认为大哥身份受到威胁的李磊赶紧推徐宁玉出去:“走吧,别看了,再看你又乱花钱。你刚才买那个邮票都没钱了吧?”

    徐宁玉硬生生被李磊推出了小店,有些意犹未尽:“没花完,还剩几块钱呢,我平时也没地方花钱。”

    信纸是从大姨那儿拿的,零食和学习用的文具都是家里买,所以才能剩这些零花钱。再说徐宁玉的目标很远大,是买大房子,靠这点小钱可攒不出来。

    “那剩的钱你自己攒着。你家里是你后妈管钱吗?”李磊眼睛一闪,忽然问道。

    年纪不大,关心的事还挺多。徐宁玉明白他为什么这样问,就说:“我爸的工资都是他自己管,她只管买菜的钱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。”看来小玉家是他爸当家,要是后妈管钱,小玉这么大手大脚的,回去估计要挨骂。李磊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他心里其实挺不得劲的。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大哥,身上却一分钱都没有,还让小胖孩给他买吃的用的,他成什么人了。

    “我回头看看哪里能弄点钱,也请你吃东西。”李磊纠结地说,想着回头去问问有没有招小孩干活的,但是肯定不好找。

    徐宁玉无语:“你才十一岁,能从哪里弄到钱?好好学习,别想那么多,以后等你工作挣钱了再请我。”

    说话的语气跟大人似的,李磊忍不住笑了:“你这个小人精,怎么什么都知道?”使劲揉了揉徐宁玉的脸蛋,被徐宁玉一巴掌拍在手背上,才笑嘻嘻地把人抱到车后座。

    “回家啦。”李磊快活地喊了声,又用力蹬起了自行车,嘴里还开始乱七八糟地哼着歌。歌词大多是错的,偶尔能听到一句“敢问路在何方,路在脚嗷嗷下——”调子也已经跑去了喜马拉雅山。

    心情还怪好。徐宁玉微微翘起嘴巴,摸摸自己经常被人偷捏的脸蛋,有些苦恼,这婴儿肥什么时候才能消失?

    距离那天去镇上寄信已经过了两个星期,暂时还没收到任何回复。这些杂志大多是月刊,虽然明知道一两个月才收到回信才是常态,徐宁玉心里还是有些无法平静。

    今天一大早下起了雨,教室里没有灯,黑洞洞的,他就没有看书写字,一直托腮看着教室的窗外。

    老师上课看了他好几眼,最后还是忍住了没去管这个班里最小最特别的学生。徐宁玉肯定是学习太辛苦了,累了,毕竟这么小。老师脑补着,自动替他作解释。

    徐宁玉可不知道自己已经引起老师的注意。他默默计算着自己又投了几篇短文到不同的报刊和杂志,总数超过十篇了。不过从那一次之后,他没有再亲自去邮局。

    李磊说天冷了,非不让他去,自己骑着车子帮他去镇上跑了一趟,又带回几个信封和邮票。徐宁玉的零花钱都花光了,现在彻底身无分文。

    没钱的日子真难过啊,一分钱一个的面糖都买不起。有时候嘴里没味,还挺想吃点甜的。

    一直到下课铃响起,他还在发呆。脑子里在想着接下来写些什么呢。作文写多了,他最近有想着写童话和少年儿童为主角的小说,只是还没有正式确定下来。

    教室外面好多小孩在雨中跑来跑去,故意去踩水玩。老师出去喊了一次,把低年级学生的赶兔子一样赶回了教室,不然这些小孩准能把衣服裤子全弄湿。

    这时,他就看到李磊也没有打伞,正远远地飞奔过来。还在门外呢,李磊就大声喊着:“小玉,你的信!”

    徐宁玉立刻坐直了身体,看着李磊头发湿漉漉的,一路带风地跑到他的课桌旁。

    “我看到你的名字,就给你拿来啦!”李磊把有些潮湿的手在裤子上抹了抹,从怀里掏出一个大信封。信被他塞在外套里,保护得很好,一点水没沾。

    学校门卫室的屋檐下放了张课桌,邮递员送信过来就会把信放在桌子上,收到信的人自己去拿。这时候通讯不发达,没有手机,电话也很少,分隔两地的人主要靠写信交流,因此学校里每天都能收到很多信。

    从那次寄了信,李磊每天一下课就要去门卫室转一圈,生怕漏掉徐宁玉的信,果然被他第一个拿到了。

    徐宁玉看着那信封的大小和厚度,差不多能装下一本杂志,心脏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。

    “我帮你打开。”李磊见他没动,特别热心地拿铅笔刀把信封拆开,顿时露出里面一本崭新的《小学生必读》。

    徐宁玉把杂志放到一边,信封里还有一封编辑部的回信,和一张薄薄的汇款单。回信是打印在a4纸上的,大意就是“你的稿件我们已经采用了,希望作者以后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”。应该是通用的回信模板。

    信很短,徐宁玉一眼扫过去就看完了,一颗心也落了地。他又拿起那张邮政的汇款单,看到金额是六元整,皱了皱小鼻子。这家稿费好像有点低。

    李磊在旁边兴奋地问:“这是被选上了吧?我就说嘛,你肯定行!”

    班上其他同学早就围了过来,这会儿七嘴八舌地问:“徐宁玉,怎么有人给你寄书啊?”“你是交了笔友了吗?”

    这时候很流行交笔友,很多报纸杂志上都有专栏刊登“征友启事”,列着不同人的自我介绍和通信地址,感兴趣的就可以写信过去,如果对方也回信,两个陌生人就交上了笔友。天南海北的人都可以互相通信,有的笔友甚至能持续很多年。

    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也被认为是非常光荣的事,不需要隐瞒。李磊马上帮着宣传起来,跟自己得了奖一样骄傲:“徐宁玉写了文章寄给杂志,被选上了,这不登出来了,人家给寄了书呢。”

    徐宁玉点头,把汇款单放到小书包的夹层里,拉上拉链,杂志和回信就任同学们随意传看。

    身边熟悉的同学竟然给杂志社投稿,写的东西和名字都被印到了书上,这对小学生来说这简直和神话故事一样神奇。他们都“哇”地张大了嘴巴,争着看《小学生必读》上“徐宁玉”三个字,还有打印的信,一切都是那么新奇。

    “徐宁玉太厉害了吧!”同学们纷纷惊呼。

    后排一个男生抱着胸,一脸的不服气:“这有什么,回去我也要写,我写两篇。”比出两根短短的小手指。

    另一个小男生也蹦起来,张开手掌露出十根手指头,嚷嚷着:“我写十篇!”

    总算有钱继续买邮票和信封了,徐宁玉心情很好,没有理会小学生的争强好胜。即便只有一篇被选用,也差不多赚回了前期投入,再来一篇就是净赚的,他现在毫无压力。

    “三一班的小神童写了文章发表了!”一节课过后,这个新闻就传遍了学校。

    第14章 取钱

    四十八中就一多半的老师都爱好文学,很多也曾经试图向报纸和杂志投稿,但能发表文章的寥寥无几。

    而学生方面,倒是偶尔有一两个能发表小作文,但都是经过老师的手把手精心“指导”,水分很大。刚入学一个多月的七岁小学生竟然就能发表文章,这对一个矿中学来说着实是个大新闻。

    很快有高年级的学生跑来喊徐宁玉:“校长让你带着那个书去办公室!”

    没头没脑的一句话,徐宁玉倒也听懂了,默默从椅子上站起来。班上女生马上抢着帮他拿杂志和信,还帮他打伞,他只要空着手走在旁边。

    班上其他同学也跟了过来,等徐宁玉走到校长办公室,身后已经跟了一群看热闹的学生。

    魏校长和一群老师都等在办公室里,陈秀英眉开眼笑地迎上来,一把抱起徐宁玉:“快给大姨看看!”

    徐宁玉把《小学生必读》翻到第一页,举到陈秀英面前。

    陈秀英定睛一看,是一篇短文,上面的题目《秋天来了》字号最大,下面印着“淮水矿务局四十八中三一班徐宁玉”这样一行小字。

    她又仔细看了一遍,顿时精神一振,笑着把杂志递给校长:“真的,是小玉的名字。这孩子,干什么都不声不响的,之前一句没提过!”

    “徐宁玉小同学这是稳重。”魏校长看清楚了,也笑得见牙不见眼。

    他们这种矿中学和县城的学校不能比,联考成绩差,每年考上中专技校和高中的人都不多,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。干工作谁不想搞个大新闻,学校要是真出个小作家,那就是他的政绩,跟上面要拨款的时候底气也足一些。

    魏校长看得直点头,想着徐宁玉的跳级报告可以交上去了。“很好,写得很不错,以后学习之余可以继续发展这个爱好。但是千万不能耽误学习。”他慈爱地看着徐宁玉。

    “嗯,不会耽误学习。”徐宁玉见校长心情很好的样子,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,立马提要求:“校长,写文章要找材料,我能不能每天都去阅览室看书呀?”他歪了歪脑袋,用卖萌增加说服力。

    “行啊。”喜欢看书是好事,魏校长想了想,就答应了。看徐宁玉这么乖,他干脆说:“回头给你配一把阅览室的钥匙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校长。”徐宁玉心愿达成,甜甜地向校长道谢。小奶音微微上扬,听得周围人心情都明快了起来。

    在学校被同学们看了一天的稀奇,晚上徐建兵下班回到家,徐馨宁拿着那本《小学生必读》,欢快地告诉他:“小玉写了作文发到这上面了。”

    徐建兵一愣,把书接过来,惊讶地看到熟悉的“徐宁玉”三个字,意识到这真的是自己儿子写的。他欢喜地把徐宁玉举起来,重重地亲了他白嫩的脸蛋一口:“咱家小玉这么争气!”

    徐宁玉把徐建兵推开,一脸嫌弃:“爸,你的胡子好扎。”

    儿子太可爱了,徐建兵开心地合不拢嘴。

    王梅抱着还不会说话的小金龙,看徐建兵这么稀罕徐宁玉,心里有点泛酸,嘴上倒是不住夸赞:“咱家这是出了个状元啊,往后小玉肯定能当大学生。”话说得不伦不类,把徐宁玉夸得浑身不舒服。

    大家觉得徐宁玉能发表一篇文章就够了不起了,毕竟他才七岁,平常这么大的孩子字都没认全呢。谁知接连一个多星期,徐宁玉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杂志的回信,差不多快有十封了。

    这下不止在学校里引起轰动,家属区也传遍了。甚至有不认识的人找到徐家,要看看他这个“小作家”。徐宁玉怀疑,怕是整个矿区都知道了这事。

    在没有网络的时代,人们的新闻传播能力也不可小觑。大家都把能发表文章当成一份荣耀,倒是没多少人在意他靠这个挣了钱。

    徐宁玉算了下,他的稿子基本都被采用了。儿童诗和五百字左右的作文都只有五六块钱的稿费,千字左右的短文一般有十块。

    稿费最高的是《儿童文学》,一篇不到千字的童话竟能拿到二十块,很出乎他的意料。全部稿费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块钱,快赶上徐建兵一个月的工资了。

    徐宁玉对这些钱的用处有自己的计划,就没把具体金额告诉家里,还特别理直气壮地跟徐建兵说:“我自己挣的钱,我要自己攒着!”

    徐建兵以为只是几块钱,就笑着同意了:“行,这些钱你自己留着当零花钱,要买文具跟爸爸说。”儿子这么小就这么本事,自己写了文章得到的稿费,是该给他自己花。

    徐宁玉把薄薄的一叠邮政汇款单夹在书里,准备等周末拿上户口本去邮局取钱。这些钱他打算先用来改善生活。未来几年钱持续贬值,一百块存起来没什么意义。

    马上到冬天了,首先要给jiejie做件新棉衣。去年冬天徐宁玉有做了件新袄子,他的个子长得快,旧衣服很快就穿不下了,都洗干净留着给徐金龙大点穿。

    徐馨宁那件花棉袄还是前年做的,当时做得很宽大,家里是打算让她多穿几年。这时候家长给孩子做衣服都不会做得正好合身。小孩子长得快,要是做得正好明年就不能穿了,布、棉花和手工费可都不便宜。

    穿了两年,那件棉袄袖口的地方都磨烂了,而且特别土气。中学的女孩子已经到了爱美的年纪,这时候家属区已经有人穿了据说是申城买来的羊毛大衣,样式和后世也差不多,徐宁玉准备给jiejie买一件。

    当然了,他可不会厚此薄彼,家里人都要买礼物,姥爷姥姥那边也不能少。最后,徐宁玉想到李磊帮了他这么多忙,不辞辛苦骑车去镇上给他寄信,来回一个小时可不是舒服的事,也送个小东西吧。

    这么一看,一百多块钱不知道够不够花。他想好了,就让李磊周末的时候带他去镇上取钱。

    李磊也以为就是几块钱的事,星期天乐呵呵地骑车载着徐宁玉去了邮局。

    他听徐宁玉的话,戴了手套骑车。是矿上给工人发的劳保手套,白色粗棉线做的,样式不好看,但很结实耐磨,后世很多工人搬运东西时还会戴这样的手套。

    路上,他特别羡慕地感叹:“小玉,你太厉害了,都能自己挣钱了,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挣钱呢。等我能挣钱了,我一定要自己出去住。”声音里有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成熟。

    徐宁玉很理解他这种想法,他最大的愿望也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。他就给李磊鼓劲:“好好学本事,以后挣钱的机会很多。”

    一口童音特别可爱,偏偏说出的话老气横秋的,李磊都被他说笑了。“好,以后我要挣多多的钱!”李磊干劲十足,幻想着以后挣一大把钱,请小玉去吃好多好吃的。

    等到了邮局,他看到徐宁玉拿出好几张汇款单,填了几张表格之后就换回一沓子蓝莹莹的十元纸币,心肝都要发颤了。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!

    被邮局的职员检查了户口本,又反复询问了钱的来源,总算取到了钱。也多亏那女职员对徐宁玉有印象,想起他是能写出作文的小神童,过程才简单了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