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忌书屋 - 其他小说 - 平安传(校对全本+隐藏)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85

分卷阅读385

    起居确实还是娘们更细心,以前徐文君在身边的时候,卧房里何曾连口喝的水都没有?

    当张宁毫无风度地当着胥吏的面嘴对着茶壶嘴大口灌水时,一种空前的满足感顿时填补了身心的空虚,大口吞咽着冰冷的井水,停都停不下来。人的欲念,也是可以如此简单的;只有你需要的东西渴望的东西,才显得弥足珍贵,显得那么急不可耐,哪怕是一壶分文不值的冰冷井水。

    他只有在满足欲望之后的短暂时刻,才能心无旁骛地愉快起来。权力、欲望,叫人欲罢不能的东西,心里的善意和罪恶感在此时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……张宁偶尔在想,如果自己以前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善良的普通人,或许也就不存在这种感受。

    喝饱了一肚子凉水,天色还没完全天亮,但张宁显然是睡不着了。他便叫人去准备早饭,自己起床穿衣洗漱。

    接着就早早地赶去了官署,今天来的太早,所有的官吏都没来,官署内空荡荡的。他先把近来的公文、情报和参议部的卷宗又仔细看了一遍。

    过了半个时辰(一小时)参议部的幕僚们才陆续前来上值,当他们得知王爷早就来了时,有几个人前来请罪。张宁只好安抚了一番,说他们按时上值并没有迟到没有什么过错。看来张宁来得太早,也并不是什么好事,除了装出一副勤奋的样子,却会给下面的人造成不必要的压力;如果还去要求别人也苛刻地仿照自己的勤奋,更会形成高压气氛,显然是一件适得其反的事。

    这时朱恒带着一批文官幕僚也到书房里来了,见礼寒暄之后,张宁便一面继续翻看着手里的东西一面说道:“原本在黄州的神机营一部离开了黄州西调,昨日又得急报,川军顺江而来。荆州很快就会集结好几万人的官军,这么多兵马聚在一块儿不进行战役,只能徒劳地消耗大批军需,是不合常理的。如果西面被官军突破江防,在南岸占住了立足点,对大局战略将十分不利。诸位有何应对之策?”

    一个幕僚拜道:“臣建议立刻急令周将军,将武昌营主力全部调集至澧州北境,并监视官军动向,一旦有渡江迹象,即率大军阻击于江岸。”“武昌营成军不久,非我朱雀军主力,人数也比官军悬殊太大,恐不能阻挡;除此之策,臣以为还应传令岳州的姚二郎军将主力用船运渡至洞庭湖西岸,以备及时增援武昌营在岸上作战。同时洞庭湖的水军营应结束湖上训练,而调入长江,一面负责截断长江航路、水运军需,一面于江上整训。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朱恒沉吟道:“为防西线,诸位提出的方略自是不错。但如此一来我朱雀军四营兵,有三营重在西线;东面武昌只有永定营一股人马,还没有水军助战。长远看来,朝廷可能还会从扬州等地调大军过来,武昌等地方也不可不妥善经营。”

    张宁拍了一下桌子上的卷宗,开口说道:“西线突然出现川军,叫我们有些措手不及。重点防备眼前的危险是必要的,永定营可以扩充兵力人数,也可另建一营。现在皇上颁诏书就可号令各地,兵源从各重镇的军户中挑选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罢便各抒己见议论纷纷,在此先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。幕僚认为应该先联络一些有名望的官僚、上书拥护建文帝,作为表率,然后恩威并济使得尽多的地方官士人、卫所指挥使公开顺应建文的皇帝名义;之后才能名正言顺地征召各地军户的壮丁,用于扩军备战。

    还有人老调重弹,扩充参议部,改组六部九卿,让中枢成为更加正规的官府体系,一则的名额能接纳各地士人、二则增加皇帝的威势。而永定营指挥使韦斌则提出将辰州、常德对军户的一系列优待法令稍加改动、然后适用于武昌、岳州、长沙等地,拉拢武人归向之心。

    半个月前张宁觉得办这些事时机不对,但眼下又让他看到了军政千丝万缕的关系,不从大处着手反而制约眼前的实事。他不能再犹豫拖延了,当即就赞成了增设六部、在武昌等地颁布优待军户法令等提议。

    “为了以后扩充兵力,现在咱们就该准备好重整建制。我觉得可以仿照京营,将一营设数军、各军设数司(哨),如此一营兵数量就能如同京营一般达到数万人。”

    扩大建制是文武都喜闻乐见的好事,当下也没人反对。朱恒并提出附带的设想,将主战兵力各营部署在战略要地,方便机动调用;城池防御则令地方卫所重新征召军户组成,以要地的朱雀军各大营作为武力威慑、投降的地方将官为帮手,节约了各地驻防的兵力,可将朱雀军的实力更大地投入到战场上。

    第三百三十六章自娱自乐的闪亮

    常德湘王府内的回廊上,实木地板一尘不染,远远地还能看见一个妇人跪在地上拿抹布使劲地擦着地上的木头。因此当姚姬走在上面时,哪怕紫色裙子下摆极地,丝绸从地板上扫过也不会弄脏。她的近侍小月低着头,走在身后不远不近地跟随着,主人这样缓慢而悠闲地走着没说话,小月也不敢弄出一点声音。

    姚姬停下了脚步,转头看着栏杆外面的一株梅树,枝头的小花已经完全绽放了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廊庑上响起了一阵轻微但急促的脚步声,一个佩剑的白衣侍卫走了过来,在姚姬的身后停下来。虽然在她的背后,白衣人还是弯腰轻轻说道:“夫人,夏常侍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所谓夏常侍,就是以前教内的四大护教之一,她当然不姓夏,只是以春夏秋冬四季命名的夏雨而已。没有人知道她们姓甚名谁,春夏秋冬就是她们的身份。这个夏雨出身与别的护教不太相同,她本是落难的官宦家人,十五六岁才进入辟邪教,而别的人都是从小就在辟邪教、或原为宫廷妇人。

    姚姬轻轻说道:“刚看到梅花开了,以为是会见到春梅的暗示,不料来的是夏雨。”

    白衣人小心问道:“是否召夏常侍入见?”见姚姬点头,她才倒退着小步退走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就见一个身穿青袍头戴方巾的女子走到了廊道,她身材高挑,大眼睛,神态很淡定从容,气质与春梅等小娘大不相同。姚姬虽然栽培了她,却并不太喜欢夏雨;这个女人见识和心都要比春梅大得多……姚姬情知女人的嫉妒心很强,所以对这个骨子里还没被完全驯服的女人不太满意。

    但是连冬雪这样恶妇姚姬都能容忍,她同样需要夏雨这样的人。她见到那个高挑的年近三十的女子走过来,便喃喃说了一句话,好似对旁边的小月说的,也好似在自言自语:“这回去武昌的人如若还是春梅,恐怕要一问三不知了。”

    夏雨走近了,便在一尘不染的廊道上跪下来,拜道:“属下归来向夫人复命。”这妇人模样长得漂亮,声音却有点沙。

    姚姬仿佛没听见似的,正眼也不看一下,转身就走进房里去了。夏雨本想起身跟进去,因为刚才白衣侍从已经明确了姚夫人召见的意愿;但是她略一想,还是跪在地上没起来,反而将上身恭敬地伏拜在地板上……难道自己是哪里做错了?

    少顷,小月才走到门口说道:“夏常侍怎么还跪在外面,快进去说话罢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夏雨这才忙爬了起来。因为刚才一节,她不禁有些提心吊胆起来。

    她小心跟进房里,只见姚姬正坐在梳妆台前补妆,对着铜镜仔细地观察着自己的嘴唇。小月将台子上的精致小圆盒打开,说道:“夫人,这是以洞庭湖采来的珍珠磨制,江湖珍珠无核、晶莹纯净,制粉是海珍珠也比不上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