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忌书屋 - 耽美小说 - 清和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493

分卷阅读493

    颔首,夏元吉杨士奇等人也面露赞同之色。无论对孟清和本人是什么看法,这番话都说到了众人心里,相当符合实际。

“继续讲。”永乐帝道。

“是。”孟清和清了清嗓子,“幸甚,陛下圣明,择英才巡察四方,上奏学校诸事。”

之前是摆事实将道理,这句话就是明晃晃的拍-龙-屁,还拍得相当自然。

朱棣被拍得很舒服、

夏元吉和杨士奇八风吹不动,胡广金幼孜却是嘴角-抽-动。

自永乐三年,翰林院一直忙着修书,对孟伯爷的种种壮举,多是耳闻,不得亲见。现如今亲眼目睹,不得不承认,单是这拍龙-屁-的功-夫,寻常人都要学上一段时间,还未必能得其精髓。

孟清和不在意旁人怎么想,宦官和锦衣卫之友的戳都盖了,佞臣?小意思!

“臣以为,学校之重,首重学官儒师。学有明师,纵陋室亦可成饱学之士,出翰墨之才。”

朱棣终于笑了,“以尔之见,儒师当如何择选?”

“回陛下,臣闻山水之间有名宿。”

“哦?”朱棣又习惯性的开始敲手指,“尔言以朝廷征兆?”

“臣以为,可布告天下,示民以朝廷增设儒学,广征儒师之事。”孟清和道,“布告当言学子求学之心,朝廷广宣教化之意,应征者,必为高雅清明之士。”

说者似不觉,听者的表情都有些微妙。

应征的就是高士,不应征的是什么?

“还可令民间推举,将宿儒德才之名列于布告之上。”是真的民-意-推-举,还是锦衣卫-暗-箱-cao-作-,单看朱棣意向利。

夏元吉杨士奇等人倒吸一口凉气。

推举?还要列名?

黑,当真是黑!

朝廷征辟为官,不应召,还可说是淡泊名利。

民-意-推-举,广布天下,若是置之不理,沽名钓誉四个字百分百砸在头上。更会被人怀疑一身学问的真实性。

确有实才的话,为何不应召?又不是到朝廷做官,而是到儒学中教书育人,教化蛮夷。功在千秋的好事,却要推拒,除了才学不佳,怕漏了底子,还有什么解释?

黑成这样仍不算完,孟伯爷仍在继续挖坑。

“若仍有清高之士,其俸米可归于学中,以奖励聪慧勤奋之学子。”

清高?不沾染铜臭?

好,不给你发工资,改作学生的奖学金,保证两袖清风,还有什么话好说?

到儒学中不认真授课,无异于自毁长城。

抨击朱棣?百姓的口水就能把人淹死。这般为民着想的圣德之君还要抨击,简直没有良心!

“臣以为,西南之外,北疆亦需大量儒师。”

比不过士大夫们的清高,那就比挖坑埋人的手段。必要时,坑可以挖得深一些,再埋上几根竹刺。

用名声压着你,民意推着你,继续顽抗,一句“名不副实,沽名钓誉,假清高”,坑也坑能死你!

所以,乖乖响应天子号召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吧!

这是阳谋,明摆在台面上。

“儒学之外,还可设武学,算学,医学等。君子六艺,文武并修,不可荒废其一。太--祖高皇帝有言,日月重开大宋天。臣请陛下继往开来,复我汉唐雄风,威服海内,慑北虏南夷,创不世之伟业!”

无论文臣武将,听到孟清和最后一句话,都会不由自主的热血上涌,丝毫没有意识到,结束语有些跑题。

“好!”朱棣猛的一拍桌案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,“即从卿之言。”

孟清和的话让朱棣十分满意,远远超过预期。

真如议中施行,不说天下人才皆入瓮中,也能将多数士大夫套牢。

看似有些荒谬,但在万事皆有可能的大明朝,孟伯爷递出这把叫做“名声”的长刀,不用磨,已足够锋利。

朱棣当即命杨士奇,胡广和金幼孜三人将孟清和所言归纳总结并加以润色。上阅无误,即刻送往京城,抄录下发各府州县,张贴衙门,令专人宣告乡里。

杨士奇三人接旨,嘴上感谢天子赋予“重任”,心中都在苦笑。

主意是兴宁伯出的,却经他三人归纳润色。消息传出,兴宁伯被口诛笔伐,他们一样脱不掉干系,受到的抨击甚至会更加强烈。

兴宁伯的名声众人皆知,再坏又能坏到哪里?他三人却是正经科班出身,不被口水淹死也好不了多少。

天子是故意的?

胡广金幼孜皱眉,不敢抱怨朱棣,只能瞪向罪魁祸首,以眼杀人。

杨士奇对孟清和拱手,“伯爷大才,下官佩服。”

能让谨慎的杨士奇说出这番话,孟清和都吃了一惊。不管有没有引申含义,都不打算计较。毕竟这三位也算是被他坑了一回。

虽说,他的确不是故意的。

永乐六年十月,天子北巡途中下旨兴办学校,令民间举荐贤才。

同月,流窜到克鲁伦河一带的鞑靼骑兵被兀良哈斥候发现。

兀良哈三卫大小头目一点也不含糊,确定不是疑兵,也不是埋伏,抄起刀子,带着集结的部落勇士就追了上去。

双方在克鲁伦河边展开大战。

被发现的鞑靼骑兵是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所部,马儿哈咱和脱火赤的队伍早同两人分道扬镳,沿哈密边境北行。

如果马儿哈咱和脱火赤没带着队伍离开,兀良哈三卫还要掂量一下,是不是先找机会偷袭,削弱一下对方的力量。现如今,根本不用这么麻烦。

大宁杂造局改进的虎蹲炮往马背上一架,连发-弓-弩-和手臂长的短铳在奔驰中-疾-射-而出。

壮汉们穿着皮甲,挥舞着马刀,呈冲锋队形,如锋利的凿子一般,狠狠凿入了阿鲁台的前锋队伍。

战马狠狠的撞击在一起,刀锋-擦-撞,激起阵阵刺耳的嗡鸣。

鲜血很快染红了河岸。

兀良哈骁勇,阿鲁台狡猾。双方打得难解难分。

交战正酣时,两支千人的骑兵突然出现在战场-侧-翼。

一支是鞑靼预先埋伏的骑兵,另一支却是从开平卫赶来增援兀良哈的队伍。带队的,正是在羽林卫比武中大放异彩的泾国公嫡孙,陈纪。

另一处战场上,明军的大炮终于推到汉阳城前,朝鲜之战即将进入尾声。

与此同时,天子御驾从河间府出发,继续北上。目的地却不是北平,而是中途改道,直奔大宁。